15日一大早,陈桥镇的村民就扶老携幼赶到镇文化活动广场,观看花船舞演出。近一个小时的演出,让到场的近百名村民大饱眼福,掌声如潮。86岁的村民陈来刚大爷看得目不转睛,嘴里连连称赞。
花船舞从清末年间开始流传,形式属多人舞表演,每条船有一位年轻貌美的船家女和白发银须的艄公,男划桨,女踏浪,轻歌漫舞,不断穿梭,时而轻舟荡漾,时而浪里飞舟、急流过滩,充分表现了渔民恋爱、婚嫁的热闹场面。2011年,陈桥镇成功让花船舞申报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镇“非遗”保护市级传承人是49岁的高生俊和47岁的关有华。2011年,两人带领同村8名村民自行组织了花船舞表演队。他们除了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外,还常常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免费表演。“最近几年,咱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文化生活还不是很丰富。花船舞就是要让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富’起来。”关有华说。
今年陈桥镇第三届农民艺术节上,他们表演了花船舞《我们的新家园》,让在场的群众们连连叫好。“为了适应社会新变化,我们专门为这次演出创作了新词。”高生俊是花船舞的表演队长,同时也是这个节目的词作者:“农闲时节比农忙季节还忙啊!我们现在晚上经常要排练。”
该镇文化站站长李广宙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换来了群众的笑脸。”2011年以来,花船舞在县镇、农村的大舞台上组织文艺演出及其他文化活动超过100场次。2012年,还参加了我县组织的中韩文化交流活动。
近年来,该镇的基层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开心。
(陈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