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进农田 察河道 问民生 谋发展
贺宝祥调研“三农”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杨苗苗)7日,县委书记贺宝祥深入我县调研“三农”重点项目建设。一路上,贺宝祥进农田、察河道、问民生、谋发展,与县镇村干部面对面交流,悉心指导“三农”工作,共谋金湖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前锋镇淮胜村的稻麦科技示范基地,贺宝祥走进田间地头,与农业种植技术人员刘仁梅现场交流,详细听取示范基地情况介绍。该示范基地核心面积210亩,作为我县稻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四新”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和集成创新的重要平台,自2011年以来,共引进展示稻麦新品种350多个,各类新技术35项,新物化产品30多个,每年观摩培训种田大户在1000人次以上。

技术人员现场解说专业仔细,贺宝祥边问边学。贺宝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要跟得上形势,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仅要做到经验上的传承,还要加强农技服务指导,教会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生产技术,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一方面要强化生产物资保障,增强品牌意识,突出金湖特色,真正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让农业产品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粮食产业园听取全县“三园三带三区”农业特色产业布局(“三园”:产业园、加工园、电子商务园;“三带”:特优高效种植带、特种健康养殖带、特色生态休闲带;“三区”:水生蔬菜种植区、特色水产养殖区、优质稻米生产区)后,贺宝祥说,促进产业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通过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一批具有金湖特色的农产品。

在幸福港和大金沟样本河道,贺宝祥指出,样本河道看安全、生态河道看环境,幸福河道看景观,水是作为一个地方发展的优势资源,河道维护尤其要做到常态化、长效化,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立足金湖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现实基础,把金湖的水面、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更高站位,谋划好现代化农业发展。

贺宝祥一行还调研了新希望循环产业园、家惠生态牧场、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等。贺宝祥强调,做好三农工作要守底线,扎实抓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种猪产能等工作。要高质效,真正实现高产出,高品质,加快一二三产融合,把作品写在大地上。

县委副书记李尚武,副县长朱亚、杨鸿明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