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支援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一结束,人民解放军就南下准备渡江战役。江淮区党委紧急动员全区党政军民,全力支援前线,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县成立支前指挥部,县长任主任,县委书记任政委,区设立支前委员会,乡成立生产支前委员会,村成立支前小组。同时,要求把支前系统看成是军事性质的组织机关,区以上的单位全部变成支前机关。

因南下解放军需要,1949年1月下旬,江淮第一地委下达炳辉县征借支前大米任务,同时,1公斤粮征借2公斤草。炳辉县立即向各区下达任务,其中,小河东闵塔、银涂、高宝湖3个区第一批加工与运送大米任务是6419石(折合51.4万公斤),小河东砻声隆隆,昼夜不息,抢着加工大米。闵塔区全部砻坊日夜赶做出4900多石大米。塔集乡宝塔村在村长萧国喜的带动下,两批任务加工大米60石,一起提前3天完成。塔东乡600石大米也在10天内完成。加工好的大米又突击装船,气氛热烈,群情激昂,男女老少一起动手往船上扛米。塔集挑水工人找不到米袋子,就用一副水桶往船上挑。

到1949年3月25日,炳辉县今属金湖县的闵塔、银涂、金沟、黎城、北湖、南湖6个区,为支援渡江战役(含淮海战役部分),共征集大米197.2万公斤,小麦123.6万公斤,公草165.3万公斤,分别占同期炳辉县支前粮草的94.3%、98.4%、91.9%。此外,还有咸鱼400担,大批慰劳军鞋,每个区还有两个剧团参加慰问。渡江战役前夕,抽调大批船只投入支前运输,南湖区就出动民船200条。渡江战役中,不少船工参加了运送解放军过江的战斗。南湖区横桥乡高庄村船民李富林在载运解放军过江时,冒着国民党军飞机的扫射,爬上3丈多高的桅杆接被炸断的篷绳,当场英勇牺牲。

为支援渡江战役,淮宝县通过党内外会议,深入进行思想动员,并采取越级动员(区动员到村一级)方法,以打通干部思想,再确定对群众的动员内容和方法。各级党组织层层提出“六个保证”:一是保证民工自觉自愿出征;二是保证民工运输工具(扁担、麻绳、口袋等)齐全,生活用具(碗、筷、换身衣服、鞋、草垫或席子、黄烟、洋铁筒、葫芦、识字本)齐全;三是保证民工按时集中;四是保证帮助民工搞好家庭生产、生活,做到耕种、收割不误时,帮助生产不马虎,在帮助生产时只吃家常饭;五是保证改造与管好二流子,使其走正道;六是保证大公无私,做到公平合理。全县出动常备民工1132名,由县区干部11名、乡干部25名、村干部79名带队,冒着连天阴雨,赶到指定地点。从支援淮海战役到渡江战役,全县共出动常备民工担架1421副,挑子10221副,驴1101头,船2415只,民工24364人,工日4412480个;出动短工转送担架501副,小车99辆,挑子4484副,驴4964头,船2134只,大车399辆,牛1314头,民工37334人,工日142807个。吕良区民工张贤才在扁鱼塘渡江中,荣获“渡江第一船”的光荣称号。

(县委党史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