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调研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市县领导调研宝应湖法庭
院长走访挂钩企业
“暖冬行动”集中执行
巡回审判进校园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这是拼搏的5年。共受理案件35285件,办结34745件,其中审结刑事案件1270件、民事案件18942件、执行案件14533件;32名员额法官,年人均结案217件,其中院庭长办案22336件,占比64.92%;列入全省法院考核的10项质效指标,全部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这是鼎新的5年。强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实现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站通办;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成立速裁团队,实现难案精办、简案快办;创新“全域诉调”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加速破产案件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实现“僵尸企业”有序退出。
这是收获的5年。先后共有42个集体和89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被最高法院评为“司法宣传工作突出人民法院”、江苏省文明单位、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一等功、2次获全市法院目标考评一等奖、连续4年获全县科学跨越发展考评第一等次。
打好“底色” 担当作为 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打造发展“软环境”,必须要下“硬功夫”。5年来,县法院始终立足全县工作大局,强化司法作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底色”。
疫情来袭,该院全力投入疫情防控,70余名干警赴基层社区和联点企业开展防控执勤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细化疫情防控举措,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意见40条,发布诉讼服务指引20件,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严厉打击趁疫情防控之机侵财、敛财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审结了外来务工人员盗窃案、钱某涛等人口罩诈骗案。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各类合同纠纷,维护特殊时期社会秩序。
开展“套路贷”整治专项行动。该院建立职业放贷人名录,落实庭审“八查八问”制度,对170件民间借贷案件启动再审审查,移送“套路贷”线索204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斗号角响起,该院成立涉黑涉恶案件审判团队,开展“打财断血”“黑财清底”专项行动,扫出一片清朗天空。面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依法严惩,守护群众生活安全。
在服务经济发展上担当有为。该院着力打造法治营商环境,开通企业立案绿色通道,推出服务措施35条,帮助企业审查合同420份。成立破产审判团队,坚持“多重整、少清算”,稳妥推进破产审判工作。5年来,共审结破产案件92件,化解不良债权近13亿元。支持政府依法处置“问题楼盘”,采取依法研判、一盘一策、标本兼治的工作举措,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化解了御港湾、新金湖广场302户居民过户办证问题,使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问题楼盘”清零目标,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该院还强化府院良性互动,建立重点项目“三服务”机制,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意见、开展诉前调解、法官驻点帮助服务,并积极参与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研究论证,适时提出司法建议。一系列举措,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2020年,在全市法治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该院获得一等奖。
“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院为服务我们民营企业所做的努力。”2021年12月8日,在该院举办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参会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发自内心表示。
增添“亮色” 回应关切 着力打造高品质服务
“经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今天的庭审采取线上开庭的方式进行,线上庭审与线下庭审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现在开庭。”2020年3月16日上午,随着法官敲击法槌,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在县法院第四法庭如期开庭。这是疫情来袭后,该院首场线上庭审,仅用时43分钟。
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将庭审现场从线下转至线上,是该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诉讼服务的创新举措。
心中有人民,司法保障有方向。5年来,县法院抓牢抓实执法办案主业,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高群众司法获得感,为法治金湖、平安金湖增添“亮色”。
该院聚智创新提升诉讼服务。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全面推进网上诉服,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推广移动微法院应用,设立专门网络庭审法庭,在看守所增设巡回法庭,最大程度优化当事人的诉讼体验。
为妥善化解各类纠纷,该院在县委政法委主导下,在全市乃至全市创立“全域诉调”联动机制,聚合资源推进诉源治理。该院成立诉非联动中心,联动司法、公安、市监、住建等部门,构建起“一部门协调、多部门协同”的诉讼与非诉讼联动工作格局。强化多元化解,吸纳商会、物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参与调解,搭建“五员三室”联调联解平台,发挥代表委员的身份优势参与诉讼调解。
公正的审判之后更需要有力的执行,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院聚力攻坚破解执行难题,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强力执行涉民生案件、金融债权案件、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等案件。建立公职人员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制度,成立专门司法拍卖团队,开发执行款专用系统,实行“一案一账户”,加快胜诉权益兑现。5年来,该院坚持攻坚克难,交出亮眼“成绩单”。共执结执行案件1453件,执行到位13.77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8.71%。
提升“成色” 公正司法 全力推进高质效审判
“要迎难而上,抓实执法办案第一要务!”2021年7月8日,县法院召开院务会,总结分析上半年工作并布置下一步工作。在部署工作时,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冬然再次强调。
5年来,县法院始终坚持“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以司法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强审判管理和制度规范,提高审判质量效率,提升公正司法的“成色”。
该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权责并重,规范司法权力运行。优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总结“流程疏通、服务直通、部门联通、资源融通、气势贯通”的“执通”管理工作模式,形成分段执行、分权制约、集约团队化的办案模式,改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促进公正廉洁执行。制定执行案件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监管机制,坚决向“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不规范现象说“不”。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立身之本,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该院督导并举,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全面监管提质,创新“六位一体”大审判管理模式,实行“挂号式”清案,每日公布法官结案情况,每月通报审判质效指标运行情况,对案件实行全链条在线监管、进度管控;繁简分流提效,建立“四快”速裁机制,成立速裁团队,推进纠纷分类调解、简案集中速裁;智能管理提速,坚持“互联网+”思维,采取远程视频庭审等信息化方式加快案件办理,实行集中送达、“网格化”送达、微信送达、委托送达等多维立体送达模式,设立档案数字化扫描中心,推进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历史档案电子化,推进案件办理、司法管理智能化。
5年来,县法院坚持高标定位,审判执行工作再上新高点,法院干警顶住“案多人少”的压力,紧盯案件审限、瞄准质效指标,全员加班加点,人均结案数、质效指标逐月刷新。
永葆“本色” 立根固本 全面打造高素质队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2021年12月3日上午,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来临前夕,县法院举行宪法宣誓活动。在徐冬然院长的领誓下,32名员额法官面向国旗,庄严宣誓。
队伍过硬,才能高歌猛进。5年来,县法院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旗帜鲜明筑牢政治忠诚、持之以恒锤炼过硬能力、坚定不移强化正风肃纪,永葆法院队伍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该院深入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整治顽瘴痼疾64个,建立健全制度机制23项,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2件。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实行清单式党建,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七个一”活动,创建“党建235”“活力党建”,举办干警读书会、党员法官领跑等特色党建活动,筑牢干警政治忠诚,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越来越高,对法院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院积极开展“比办案、比服务、比队伍、比实效”活动,组织办案竞赛、示范庭审,实行电子挂图作战,强化实践锻炼。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建立量化评价制度,强化实绩实干导向。建立法官导师培养模式,利用网上平台,组织干警参加民法典等专题法律培训,提升干警专业能力。
同时,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经常性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家属助廉”“廉政哨兵”为抓手,构建“五位一体”警示机制,推进廉洁司法教育常态化。开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落实“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制度,坚决抵制和遏制干预过问案件现象,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铁军。
5年来,县法院先后涌现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雷爱红、“全国法院调研先进个人”杜新珍、“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庭长”邱永安、“江苏好人”邱阳等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干警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更加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金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展望未来,徐冬然表示。
文:伍晓伟 董晶晶 图:冯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