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湖西烟云 激荡后人

■张德明

我是红色收藏的爱好者。姑且不说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文版《共党产宣言》(错版),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藏到一本1944年盐城油印出版的蓝体字版本《共产党宣言》,从此,我便知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一个“小延安“之称的苏北革命根据地。

也是机缘巧合,为了理士的发展,我加盟了这个团队,从500里开外的安徽来到了杉青水秀、荷花溢香的金湖。赏美景、食湖鲜,也挡不住对苏北根据地探秘的心境。一到周末,便情不自禁的百度搜索,多方打听周边的红色遗迹,驱车劳顿于新四军军部博物馆、抗战八分校、高邮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吴运铎兵器展览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等。我在琢磨着,苏北距离南京国民党政府近在咫尺,卧塌之边,怎生酣睡之地。可能是水也湖也的沙家浜,我读了张小平的《湖西烟云》,佐证了我的认知。

我和小平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也是同道中人。他是2022年新进中作协的会员,也是高产的作家。他把人生的积淀都融进了《婚恋轨道》、《逆光》、《碎影》、《湖畔丽人》、《第一时间》、《看谁更好》等多部长篇小说,《湖西烟云》是去年出版的带着红色文化基因的力作。

它是苏北根据地的缩影。“高宝湖西”是金湖的前世今生,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抱,河沟港汊纵横,滩涂芦苇密布。外部重型装备难以进入,是天然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区,当年这里面活跃着一大批英勇抗日、泣鬼神的故事。

它是对英灵的祭奠。砰、砰、砰的枪声,是小说的开篇之语,一帮日伪军疯狂的追击着两男三女,这是小说的主人公。这样躲避不及是会要了身家性命的。这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年代,只能在电影或者在电视剧当中才能看到的场景。透过小说,让我们记住真实的或虚构的吴运铎、章辅、金忠礼、周璧、王辉、金忠苇、金忠慈、金忠慧,还有四爷、四妈……

它是建设美好金湖的精神传承。金湖建县只有一个甲子的历史,但它找到了发展的坐标和指南针,就是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在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征程上,打造千亿板块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文明的精致金湖,南京都市圈的后花园,宜业宜居的湖畔风光。这里的底蕴,就是抗战精神,治水的本领,治田的本领,发展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