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
植树节,植下的是“生态”,树起的是“文明”,因此,植树节,也可叫生态文明节!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而将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既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植树造林是重要工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植树,植下的是“生态”,是生态好环境,是绿色好银行。一棵树撑起一片蓝天白云,一片树撑起一方风调雨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40年前的12%,提高到了22.96%。近20年,我国森林和草原资源快速增加,全国人工林面积达11.8亿亩,居世界首位。“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沙源治理” 工程、“塞罕坝、库布齐沙漠绿化”等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通过植树造林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硕果飘香。绿色经济,绿色银行,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立下了大功。植树造绿,绿化祖国,幸福今天,美丽明天。
植树,树起的是“文明”,是生态文明,是健康文明,是造福子孙万代的文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有生态文明,才有文明中国;绿色常在,才有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担当,这是对生态文明的担当,这是对社会打造文明潜能的担当。植树造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和谐文明。植树,树起的是一种综合文明丰碑,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文明的灯塔,一片树就是一方生态文明的丛林,就是一座健康文明的家园。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充满生机活力;绿色是希望的颜色,让人憧憬美好。植树节,种下一片绿色,收获一片生机;种下一片活力,收获一片希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植树为先。植树节,我们种下一棵树,担起一份责,我们一起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做贡献,我们一起为绿色发展助力复兴伟业谱写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