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况确实需要做个胃镜检查排除一下。做胃镜检查不像你想的那样难受,只是有些恶心的感觉,我们手法都很轻,你不用担心。”
很难想象,这样细致的嘱咐和朋友般的交流,来自一位平均每天要为二三十名患者做胃、肠镜检查,每周还有十余台内镜下微创手术,经常在病区加班加点的科主任,但这只是我院消化科主任姚健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仁心仁术,内镜“好大夫”
姚健于1998年来到我院工作,从医20余年,从刚刚步入临床的医生,到如今成为县域乃至在全市都较有名气的消化科专家。姚健感言:“就一名从事消化内镜诊疗的医生来说,要先从胃、肠镜开始做起,让内镜导管避开敏感器官,用最小的动作,温柔地插入。只有通过成百上千次操作和认真揣摩,才能练就内镜操作时的轻微、平稳与准确。”
尽管姚健已做过上万例内镜诊疗,对这项技术已经驾轻就熟,但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只要上了检查台,他都会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由于常年手握内镜旋钮,厚厚的老茧已布满他的拇指、食指。
在行医路上,姚健深知,要减轻病人的痛苦,就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医术本领。因此,他苦心钻研,多次参加了国家级、省级教育学术医术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消化专业新知识和内镜微创治疗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患者信赖的“好大夫”。多年来,姚健一步一步地在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肝胆胰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消化道出血的镜下止血、胃肠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微创治疗等也越来越娴熟。
每一天,他都一丝不苟对待每一位病人,用医者仁心和高超技术为他们祛除病痛,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患者信赖,口碑铸就医者“勋章”
“太感谢姚主任了!幸好姚主任及时帮我处理,他不仅医术高,最重要的是还很为我们患者着想!”患者缪女士感激地说道。缪女士感觉胃部不适已一年多,今年3月底在医院被查出胃部有间质瘤。姚健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是目前消化科最新的微创手术,这种技术让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一周,缪女士顺利出院。
在普通人的眼里,做胃肠镜是一种常规检查,但在姚健手中,内镜就像被赋予了生命的精灵,一枚小小的探头,一个小巧的手柄,左旋、右转,深入到患者消化道内,小心翼翼地捕捉、剥离、切除病变……许多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评价他是一“管”到底,“镜”到病除。
“医德高尚,技术精良,关怀患者,情暖人心”“医术精湛,待患如亲”……走进消化科医生办公室,红彤彤的锦旗整齐划一地悬挂在办公室墙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锦旗上一句句感人的话语都是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肺腑之言,每一面锦旗都饱含着患者的感激,也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汗水,彰显着浓浓的医患情。他们收到的不仅是锦旗,更是患者的信任与肯定,是他们作为医者最美的勋章。
科研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有担当”
姚健认为:“医疗应该是最复杂、最特殊的“服务”行业,兼具治疗身疾,安抚心伤的双重责任。”从医二十余年,他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付出比很多其他行业从业者更多的努力,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过“有担当”的日子。数十年如一日,他一刻不敢懈怠,过着学无止境的生活,在医学这条艰辛、崎岖而又漫长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姚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学科带头作用,带领我院消化科成功创成市级重点专科,他本人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共获得淮安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次,荣获淮海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
在他的努力下,县人民医院消化科消化内镜中心向着“内科外科化,手术微创化”的方向发展。科室通过内镜诊疗技术为上万名患者祛除恶疾。
“医路漫漫,学无止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学习永远在路上,我将继续以开拓创新、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带领消化科全体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负患者的信任,做他们最坚实的“医”靠。”姚健坚定地说。
如今,市县内外慕名前来找姚健看病的人很多。对他来说,时代在变,诊疗方式也在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救死扶伤的初心,和对岗位的热爱。
组 稿:柏智能 巫跃文
本版责编:顾仕权
联办邮箱:zgjhgs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