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 锦) 3月的金湖,春寒未退,海科纤维二期项目现场内却是一派火热:8支专业安装队分布在厂区的各个生产车间,焊花飞舞、扳手锤子敲敲打打,外部设施安装、内部生产线组装、电线电缆排线……60多名工人抢抓工期进行设备安装,智能化清洗生产线已初具雏形。
“我们加班加点,周末也没休息!”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清洗车间主任杨亚洲指着施工现场的生产线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进度,我们能比计划工期提前3天完成安装,这样就给设备调试预留了更多时间!”
作为我县“十四五”重点产业链项目,海科纤维二期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即将投产,仅用时16个月。其快速推进的背后,是我县“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强力支撑,更是“绿色智造”新质生产力与地方营商沃土的“双向奔赴”。
“从立项到投产,政府专班全程‘陪跑’!”提及金湖的帮办服务,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辰昊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我县通过“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全域帮办、全程代办”等多项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机制,将原本串联的10项审批流程压缩至并联办理,节省时间成本近4个月。
“别人眼中的垃圾,却是我们的‘城市矿山’。”在循环经济风口下,海科纤维的“再生密码”正打开新蓝海。
李辰昊算了一笔账:二期项目投产后,企业每年可“消化”20万吨废旧PET瓶片及纺织边角料,产出18万吨再生差别化涤纶短纤。“我们的产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与国内数十家知名家纺、家居等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科纤维这个总投资超16亿元的绿色项目,不仅用“一根丝”串起了循环经济的产业闭环,更以“从签约到投产跑赢同行30%”的实绩,印证了金湖“把企业当娘家人”的发展逻辑。当越来越多的“海科速度”在这片热土上演,金湖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正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