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做强企业 不忘回报
——记县政协委员、坤宇集团公司董事长凌太保



    在金湖,大家一致认为凌太保身上洋溢着农家人那种特有的纯朴、善良的品质和浓浓的“草根”气息。然而,就是这位貌不惊人的他,以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顾全大局的广阔胸怀,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经过十年拼搏,他的企业从当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有四家子公司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即:金湖全成合成革材料有限公司、金湖县金凌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旭泰电缆有限公司、江苏斯德瑞克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的主要产品涵盖轻纺、电线电缆、仪表、精细化工、无纺布和用于制革造纸等行业的化工产品等100多个,现有三个生产厂区,企业总资产已达3500多万元,去年实现销售1.5亿,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十年来,他的企业被市政府授予“淮安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淮安市高新技术企业”、“县文明单位”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他也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执委等。

    凌太保曾当过民办教师、村支部书记。2001年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凌太保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理解的决定:辞去村支书,投身商海,这在全镇引起了轰动,就是在全县也是不多见的举动。他把企业迁到县城,成立了民政福利企业——金湖县金凌化工仪表厂。

    在他推销金凌化工仪表厂产品的客户中,有不少是制革企业大户,细心的他了解到人造革的基布即无纺布全国每年需求量较大,而国内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山东两省,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量还会不断扩大。他凭着一个商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看到了无纺布产业的巨大商机,于2003年初,投资1200多万元在县城工业园区征地二十亩,购进两条生产线,成功创办了金湖全成合成革材料有限公司。经过九年多的经营,无纺布产业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仅此一项的利税在45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金凌化工仪表厂的业务逐年增长,现有的生产场地和生产条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经过反复思量和周密的市场调研,他把发展化工产品定位在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精细化工产品上。他看到了县城工业园区内有一家名叫江苏斯德瑞克化工有限公司的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就主动找该企业的股东进行商谈以重金予以收购,对企业进行重组。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投资1000多万元生产聚醚及医药中间体产品,去年又对设备进一步加以改造,生产用于制造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后很受客户欢迎。

    为了扩大再生产,盘大盘强企业,去年元月份他投资20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江苏旭泰电缆有限公司。今年他又将目光瞄准无纺布产业的尖端产品上。目前各项生产筹备工作已结束。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会积极建言献策,履行好一名政协委员的神圣职责,珍惜每一次参政议政的机会,不能辜负了这份政治荣誉。”在多次政协会议上,凌太保提出科技兴企、人才兴企的想法和建议。他深有感触地说,“之所以企业的快速壮大和发展,人才帮了我的大忙”。凌太保在用人上可谓知人善用。去年他通过浙江朋友的介绍,从中科院请来了高科技化工人才唐鹏飞博士,请他来企业研发医药中间体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产品终于研制成功,此项产品实现销售3000万元左右。在用人方面,凌太保还根据员工所需让他们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干出实绩。采访中,凌太保说了这么一件事:去年上海大学的学生漆某应聘办公室主任,几个月干下来,他觉得不能胜任,希望能转搞销售工作,凌太保欣然同意。今年他搞起了网上销售,还吸引了美国客户到公司现场考察,并表达了合作意向,效果良好。此外,他还与浙江大学、江苏化工研究院、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淮阴工学院等科研机构达成协议,为企业发展科技项目紧密合作。

    “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是我的责任”这句话是凌太保作为政协委员的座右铭。有人说他有着一颗博爱的心。平日里,他很关心员工的生活,只要员工有需求,凌太保都尽量满足他们,公司每年除按时发放工资外,还准备10多万元以备员工的不时之需,现在公司的员工对他都很尊重。凌太保说:“我是从基层出来的,我很能体会到员工的辛苦。在员工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一把,员工会心存感激。员工肯定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开口的,如果你不伸手帮一把,员工会很无助,也就无心工作了。”凌太保事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他非常热心公益事业,他认为奉献爱心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做很有意义。凌太保多次主动出资用于乡村修路、修桥;每年都会给县特殊学校、敬老院等捐钱捐物;过年有困难户拿着民政局或村里的证明找他时,他都会每人给500元。正是这种深厚的爱民情怀,让他这个昔日的“村官”,能够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将自己的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面对今天的成绩,凌太保坦然处之,他认为钱是身外之物,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说到将来的目标,他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位企业法人代表,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同时,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为金湖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