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日媒遗憾访华团未实现突破
没见到中国最高领导

日本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21日结束在北京的行程,前往山西继续访问。1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日本经济访华团代表进行了会谈。但日本代表团的这次访华并未带来其期待的“政治突破”,让日本媒体颇感“遗憾”。

据共同社报道,日中经济协会访华代表团19日与中国副总理汪洋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经济关系达成一致,但汪洋在会谈中未直接提及钓鱼岛问题。报道称,这是自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日中经协访华团再次与副总理级别的中国领导人会面。日中经协曾向中方要求与中国国家主席或总理举行会谈,但被中方拒绝。

日本对于此次经济界代表团访华很重视。在该代表团出发前一天,日本NHK电视台曾分析称,日本最关注访华团被中国哪一级别的国家领导人接见。日本多家媒体也猜测,“或许会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突破口”。19日,中国副总理汪洋接见该代表团的消息传出后,日本《读卖新闻》评论称,汪洋副总理负责对外经济,曾在今年夏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担任中方代表,但是他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此,该报引述日本政府人士的看法称,这“可以说不是(中日)关系改善的信号”。访华团中的一名成员也称,这“表现出目前中日关系的状况,钓鱼岛问题对双方关系影响很大”。

日本《朝日新闻》20日评论称,在外交问题上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但经济交流总算是迈出了一步。不过比起日本方面打算将其作为政治对话的契机,中国却对其表现慎重,中日间想法的不同凸显出来。日本NHK电视台20日称,日中经济协会1972年设立。自1975年之后,每年都会派遣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和大型企业的首脑组成的访问团,曾多次与中国国家主席、总理举行会谈,除经济领域外,在很多领域也深化了两国的关系。即使在以前因为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等导致日中关系变冷时,日中经济协会也曾不断派出访华团,对于中日经济和贸易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报道承认,从日本代表团这次访华可以看出,去年9月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对之前积累的友好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对于日本媒体的“遗憾”和“惋惜”,金灿荣教授表示,主管经济的汪洋副总理接见日本企业家代表团的安排是合适的。当前中日关系并非处于正常状态。以往小泉时代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思维已经不适应目前中日关系的整体基础,不符合新时代的政治环境。可以预见,如果安倍政府不在政治上进行认真调整,中日关系“政冷经凉”很可能成为“常态”。

(摘自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