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全省财政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的黎城街道,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对标找差补短板,着力打造“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作风优良”的新型为民服务窗口。
搭建服务平台。投入专项资金40余万元,装修办公用房,改造内外环境,添置办公设备,安装监控设备。装修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国库集中支付等服务窗口。创成省三星级档案室。开辟财政公开栏。
健全工作机制。修订了岗位责任制度,预算、资金、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基础工作制度和廉政建设、效能建设制度。并汇编成册,张贴上墙。优化16项财政管理工作流程,细化了多项管理标准。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
推进信息工程。先后安装了国库集中支付、村级集体资金、财务云系统、财政资金监管、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农民补贴一折通、“用友GRP—U8财政管理”等11项软件系统,使财政管理步入信息化快车道。
拓宽监督渠道。积极推行“村级财务阳光监管”改革,委托第三方代理记账,村级支出严格实行“点对点”支付。加大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力度,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定期对内部各账进行稽核,及时公开财务收支和“三公”经费,聘请行风监督员。
标准化建设,推动全街道财政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大大提升。民生投入加大,村庄道路、危桥得以修建,让群众共享财政发展成果。投入扶持资金2000万元引导企业技改上项目、扩规模,促进街道工业经济连年领跑全县,可用财力连续3年以10%的速度递增,街道连续2年获得全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一等奖。今年投入2700万元,用于化工废物处理、非洲猪瘟处置、船民上岸、城乡环境整治等,确保街道不折不扣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
(范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