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眼下,正是春管春种春收的大好时节,在我县各地农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人群,广阔的田野开始热闹起来。今天刊发这一组报道,由编辑与记者合作,共同完成新闻呈现,是彼此间不同的乡村发现。
“无人机”显身手
【记者 李金干】绿油油的麦苗沐浴着春风,焕发出勃勃生机。苏垦农发宝应湖分公司3.3万亩的小麦已进入返青拔节期。
公司农技人员正趁着天气回暖抢抓农时,遥控着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作小麦杂草防除。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台无人机沿着田块作低空飞翔,发出“嗡嗡”声响,匀速地飞洒着药液,不一会儿,便完成一整片麦田的除草作业。
“用无人机清除杂草,防病施肥,节本又增效”。农技员梁玉海告诉记者说:“一台无人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100亩的工作量”。他感叹道:“这是过去想都不敢的事,真是太神奇了”。
【编辑手记】土地集中规模化种植经营后,带来了机械化种田水平越来越高。“植保无人机”这一智能新农具,成了许多“新农人”投资新动向,进而还催生了一批专门服务种植大户的“植保无人机”团队,在提供服务同时,也收获了财富。高效率的“新农具”让农业生产展现出新风貌。
“棚中桃”管护忙
【记者 冯洋洋】早春二月,乍暖还寒。
在塔集镇高桥村尧园家庭农场的油桃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果农们正在补种桃树、除草施肥、控制室温……忙得不意乐乎。
该农场位于荷花大道旁,占地210亩,17个大棚种植了6个品种油桃。
“桃树已剪了一次枝,施了一遍肥”,果农欣靖梅介绍说,“把棚内温度湿度控制好,五月份油桃就能获丰收。”
据了解,油桃一般要等到6月中旬才成熟。而大棚油桃最早5月初即可上市,比露天的提早成熟40多天。
“这个时间差,正好填补了5月份油桃市场空白,抢鲜上市,一斤能卖出平时3倍的价格”。在场的村党总支书记黄爱萍直呼:设施农业的效益可观。
【编辑手记】设施农业指在环境可控条件下,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方式。目前我县设施农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已达到54%以上。其新体现在“用工业的思维理念来生产经营农业”,既是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长盛不衰的致富之路。
“草莓季”好浪漫
【记者 唐静灵]这两天,吕良镇金绿源采摘园中的草莓熟了,吸引不少带着孩子前来采摘草莓、踏青游玩的游客。
“这里种植的草莓,用清水洗干净就可以吃了。草莓果肉润白,细腻多汁,分量十足。果肉口口爆汁,吃上一口幸福感爆棚。”游客唐女士满足地说。
“春季草莓成熟上市,最受市民青睐。”采摘园工作人员张巨州告诉记者,“大棚中成长的草莓虫害少,不需要农药干预,个头大、糖分高、品质高于露天,这也是春季草莓要比冬夏天更好吃的原因。”
【编辑手记】在我县乡村,类似金绿源、麦可兔小镇、三园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展示了“生态优、产业强、乡村富”的靓丽画卷。它们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它融观光与旅游于一炉、集休闲与体验为一体,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