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我县启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

本报讯 4月10日,县安委办组织召开全县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专题部署会,全面解读淮安市《全面应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方案》中的工作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和重点任务进行详细安排,要求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开展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信息采集工作,摸清全县社会面小场所底数。

社会面小场所主要指社会面沿街的“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包括餐饮、旅馆、商超、社会服务、维修、医疗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娱乐、仓储、小生产加工(家庭作坊)、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其他等 12 类场所。

社会面小场所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安全防范不容忽视。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要求,我县周密部署,系统推进,扎实推广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应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排查治理工作。

为确保采集工作顺利推进,县安委办就社会面小场所系统平台如何用户赋权、数据采集与巡查自查相关要求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前往黎城街道劳动桥社区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操作演示,现场答疑解惑。针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集中予以强调和说明;针对个性问题,点对点联系指导。通过县、镇、社区(村)的“一带多、多带面”培训模式,确保每位巡查员、网格员都能精通业务,熟悉掌握采集填报流程。

目前,各镇街、有关部门巡查人采集员正在各自网格开展紧张有序的全覆盖信息采集,在系统中建立“一场所一档案”,应录尽录、不漏一户,确保第一阶段社会面小场所治理基础数据汇聚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并及时动态更新,为我县建立各类小场所安全治理责任体系,强化小场所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整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付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