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村头的“大喇叭”又响了

“全体村民注意了,最近几天有雨,气温反差大,大家要多听天气预报,关注天气变化,严防田间积水给农作物带来危害。”这是15日吕良镇军舍村“大喇叭”发出的声音。

说起村里的“大喇叭”,很多村民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该村一组村民李某高兴地说:“自从有了这个大喇叭,上边发了什么新文件,有了什么新政策、新信息,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一些重要内容,还要反复播几次,不用开会,在家都听得明明白白的。”李某刚说完,一旁的赵某连忙接过话茬:“可不是吗,眼下正是夏收夏种时节,村里将惠农政策、农业科技知识等内容通过‘大喇叭’定期播放,尤其是今年秸秆双禁,我们在田间地头忙活的时候,随时听到党委政府的声音,全村沒冒一处烟,栽插已进入尾声。”

对于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大喇叭”是一个珍贵的记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喇叭”作为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干部通过“大喇叭”下发通知、安排工作和提供便民信息,两三个“大喇叭”基本上就能覆盖整个村,农民则通过收听广播来了解国家大事、获得气象信息和其他资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电视、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纷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响了几十年的“大喇叭”也不知在何时渐渐沉寂了下来。

回忆起当年的日子,村党总支部书记柏广友满是感触:“没想到多年以后,‘大喇叭’又在村里响起来了。”他告诉笔者,4月中旬,村里投入资金,在全村安装了4只‘大喇叭’,并同时落实了维护保养的措施和责任,实现了全村广播的全覆盖。

谈起在全村安装‘大喇叭’的初衷,该村村委会主任高竹成表示,虽然现代传媒手段不断增加,但是能够体现本地特点、结合乡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传媒还十分缺乏。农村广播作为村一级的宣传载体,它与群众最为贴近,更能发挥面向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作用和优势。“安装广播‘大喇叭’,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那种拉家常式广播特有的真切和朴实,为党和群众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高竹成如是说。

如今,该村的‘大喇叭’每天都及时转播金湖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村委会每天还都通过‘大喇叭’广播本村村民所需要的各种农村政策、致富知识和流通广告,以及气象资讯、生活常识等等。喇叭一响,村前村后声音回荡,信息马上入户入耳,曾经退出舞台的‘大喇叭’随着其功能的被重新认识和利用,又再次繁忙起来了。(李加友姚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