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师恩难忘

顾仕权

1989年5月14日是我高中毕业典礼的日子,也就是这一天下午,我在乘车回家时,特地从当时的金北乡邮电局给我的新闻启蒙老师——朱行辉(时任金湖人民广播站编辑)寄去一支香烟,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时过境迁,一晃25年的时间过去了,每每想起,不为当初 “一支香烟”表敬意的幼稚行为发笑,心中总漾起阵阵涟漪,滋生出别样的情愫……往事如烟却历历在目、铭记在心——

记得1987年9月1日下午,金北中学组织全校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我们高一新生负责清除东操场齐腿深的杂草,劳动在快乐和激情中进行,不知从哪里来了两三条狗也兴奋地来回穿梭在杂草丛里,突然,其中的一条狗狂叫一声,瘸着一条腿向远处跑去,不一会儿就躺倒在草丛中,好奇的同学忙去一瞧,发觉狗被草丛中的毒蛇咬伤了……我突发灵感,立即回教室写了一则消息,题目是《校园的毒蛇咬死一条狗》,呼吁全县各学校学生在校园劳动时注意安全,慎防被毒蛇咬伤,并在当天下午四点左右从邮局寄出。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同学们正在食堂吃晚饭时,校园的大喇叭在转播县人民广播站新闻时,突然播到了这条新闻,而且还配发了编者按,所有的同学都很惊讶,不约而同抬起头,聆听着这则新闻,似乎忘记了吃饭……在同学们欢呼声中,我记住了编辑朱行辉的名字。

大约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县广播站寄来的七角钱稿费(记得我当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仅有一元),同时还附有朱行辉的一封信。从朱编辑的信中,我才知道我写的是一篇社会新闻,他十分肯定了我对新闻的敏感性,而且特别可贵的是及时寄出稿件,注重了新闻的时效性,才使这篇新闻稿有了生命,我也第一次知道“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的说法;从朱编辑信中,我知道了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必须具备的“五个W”,同时写新闻必须“快、真、短、新”四个特点。我兴奋不已、一口气读完朱编辑的信,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我慷慨请客,用有生以来第一次的七角钱稿费,从商店买来1.2斤大饼,让同学们美美地分享我的快乐和收获。

这么多年来,忘却了许许多多的事,唯有朱编辑的这封亲笔信,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令我记忆犹新。对我来说,这封信犹如人生之精华,字字如珠玑,我甚至可以倒背如流。我常常在想,人生旅途中似有多盏灯,若不经意被点亮了哪盏灯,人生或许会随着灯光而改变前行的方向……倘若当初我写的第一篇稿件石沉大海,我会不会还有兴趣再去写第二篇,倘若没有朱编辑的一封信,会不会有我现在从事的职业和孜孜追求的新闻爱好?

高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在朱编辑的指导下,我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抓到新鲜的“活鱼”,朱编辑总是给予热心地肯定和鼓励,我每年竟有几十篇校园的稿件在县广播站发表(校长特许用他办公室的电话报新闻),较好地宣传了身边的人和事,我也因此获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支持,被誉为校园的“宣传部长”。

如今,朱编辑已成为领导,我也成长为党报的一名记者,和他朝夕相处的日子很多,每逢见面,喊一声 “老师”,那份尊重之情从心里流淌出。多少年,我竟然没有请他吃一顿饭,喝一杯酒,但是师生的情感却与日俱增。我没有在饭局上回报师恩,但是,老师心里已感受到,我每天都在用我的笔去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书写一篇篇给人以启发的文章。

老师常说:“写新闻就是讲故事”。这句话亦成为我多年来写好新闻、干好工作的座右铭,我也真切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就是通过讲故事,让新闻精彩地“活”起来。的确,要想让故事感动读者,首先得让故事感动自己。让故事精彩地“活”起来,作者必须“身”入到故事中,“心”入到故事中,去发掘、去聆听、去感悟、去雕饰。采访和写作是“技术”活儿,是“科学”,来不得走马观花,来不得丁点儿浮躁和虚假。

老师,学生一直谨记您的教导。那就是,写文章就像做人,只有精彩地做人,才能精彩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