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天上的雨水归老龙王掌管。但玉皇大帝叫它在哪里下雨,它就得在哪里下雨,否则以抗旨论处。
有一回,玉皇传旨,叫老龙到淮河下游来行雨,要下三尺三寸。
老龙领了圣旨,就来行云布雨。下了两天两夜,足足下了二尺雨。田地一片汪洋,庄稼淹没了,房屋倒塌了,老百姓遭了灾。老龙有点不忍心:哎呀,还有一尺三寸没下呢,再下的话,老百姓就没法活了。它尾巴一扫,把剩下的一尺三寸雨下到别的地方去了。
老龙触犯天条,玉皇大帝治它的罪,把老龙罚到凡间来受苦。老龙被打下天庭,落到了我们这块荒地上。老百姓晓得老龙是为他们遭罪的,都来报答它。渴了,挑水给它喝;饿了,捉鱼给它吃。还为它挖了一个大塘,让它舒舒服服过日子。
这样过了几年,老龙满罪了,它要回到天上去。老龙想腾飞,没有好多的水上不去。老百姓都来帮忙,为它开了一条河,把高邮老湖的水引过来。有了活水,老龙一个翻身,就飞上天了。
回到天庭,玉皇见它白白胖胖,精神很好,不像受罪的样子,就问它是怎么一回事。老龙很忠厚,把百姓们供养它的事都说了。玉皇一听,大发雷霆:“大胆刁民,竟敢违背天意。让那里干旱三年,以示惩戒!”
结果,这里滴雨不下,庄稼没法种,连草木都干枯了,到处一片荒凉。
老百姓遭了灾,老龙心里很难受。乡亲们是为我才受旱的,一定要想法救救他们。怎么救呢?有水不敢用,偷下一滴雨就有杀头之罪。老龙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它每天一大早来到南天门外,对着干旱的地方打个喷嚏。这一个喷嚏落到人间,就变成一场大雾。大雾像毛毛细雨,滋润着庄稼。老百姓靠种点旱谷,总算没有饿死。
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这条老龙,把它住过的地方叫做“老龙窝”。人们为老龙上天开挖的那条河,叫做“离龙河”。再后来兴修水利将这条河延长了,一直接到黎城,就叫“黎龙河”。经过多少年的修整,如今这条河上接三河下通高邮湖,既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也成了金湖生态建设的风光带,现在的名字叫做“利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