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大美丰收季,我们迎来了世界粮食日。眼下正值秋收时节,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在广袤田野铺展,秋粮收购也正有序推进。粮食安天下,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只有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农业强了,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建设农业强国,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这些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现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端牢饭碗的压力大。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既要抓物质基础,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要抓机制保障,做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
农业科技,让农田变金田。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科技必须强。科技创新是农业强国的核心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可以说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的一步,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农业因人类定居而兴,村落因农事活动而聚。农业强国,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农村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如何挑起农村现代化的“金扁担”?核心是发展特色产业和壮大农村经济,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增效升级,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农村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只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实强农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不断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我们就一定能在丰收的田野上绘就“稻粱丰硕,猪肥鸡壮”的民生富景图,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中共金湖县委党校王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