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主人就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把我带在了脖子上。吃完早饭,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出门了。
上了大巴车,主人在和邻座的一个女孩说话,我看着窗外碧波荡漾的稻田,或是高高矮矮的老房子,心中蒸腾起一种莫名的期待。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这辆车上大概有三四十个我的同胞兄弟姐妹们,我们是国旗的一角,我们都肩负着巨大的使命,我们是中国少先队的象征。
当我正陶醉在美景之中时,车到站了。一座不算大的建筑,立在我们眼前,上面清晰的刻着勉励农村年轻人奋进的话语,我知道了,这就是金南兵工馆。我们拐了个弯,看见了正门,门口立着一些青铜雕像,雕刻的是金湖人民治理淮河的场景,你看它们栩栩如生:有的用扁担挑着一箩筐一箩筐的泥土,汗如雨下;有的用铁锹在挖着水道,看起来非常费力;还有的在拉着好几筐石头,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走进场馆,一阵凉意扑面而来,这与外面的骄阳似火截然不同,主人一听到指令就欢呼一声,带着我开始游览了。哇!又看见雕像了,我忍不住想欢呼一声,因为那说不出什么材质的雕像,简直就像要活过来一样,连头发丝都呈现出那种蓬头垢面的感觉。我仿佛真得看见吴运铎先生坐在那里,眼睛上蒙着纱布,左手上缠着长长的绷带,已经被鲜血染红。主人不得已从“他”后面走过,经过“他”身后时,我连大气也不敢喘,生怕吴运铎先生会突然转过头来呵斥我们打扰了他的工作。除了吴运铎先生,还有许许多多也是忙于枪弹制造的同志们。
参观完这些威严的雕像,我才注意到四周有许多知识牌,它们诉说着关于吴运铎先生和金湖的故事。仔细阅读了这些文字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比较宽阔的模拟场馆。摁下电子屏幕上的按钮,投影仪就会准确无误的与壁画配合,还原金沟保卫战的情景。
接下来,在兵工馆的大屏上,我们又了解到了更多金湖的革命英雄。最后,在合影留念后,我们就回到了车上,随着车子一摇一摆的韵律,出发去往下一个目的地——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