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被称作反映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那么,这个 “晴雨表”如何运转呢?近日,记者在黎城镇宋坝桥社区,体味了社区工作者的累与甜。
上午8时20分,宋坝桥社区居委会主任高德凤已经走在巡查辖区的路上。宋坝桥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五名。为及时了解辖区动态,她们制定了辖区巡查制度。周一到周五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轮流去辖区巡查。从人民路向东,黎东河以西,从金湖路向南,金宝南线以北的范围内,即便骑电动车,一趟查看下来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辖区内的违章搭建和背街巷道的卫生状况是他们查看的重要内容。如果只是些“贴”在电线杆和墙体上的小广告,又或是道路上的脏东西,社区工作者们一般都能自带工具铲除打扫干净。最怕的就是违章搭建,这时候就需要向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协调处理。
9时50分,回到办公室的高德凤,陆续地接待了2名前来开证明手续和1名咨询情况的居民,并趁空闲时间在电脑内输入网格化管理信息记录6条。高德凤解释道:“宋坝桥社区新建小区多,流动人口也相对较多,除正常上门排查情况外,日常工作中对居民信息资料进行补充就显得非常重要。你看刚才来办事的是富兴小区的居民,我电脑里有她的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家庭电话,但是没有手机号码。现在她过来办证明手续,我正好可以问清楚登记下来,这样下次遇到需要通知的事情,就可以直接与居民电话联系,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也让居民在接电话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我们社区居委会就在身边,对我们多出一份信任。往往在这种互动中,辖区内谁家的老人不在了,谁家生了个大胖小子,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知道,这关系到上户口、独生子女补贴、老龄补助发放落实等等各方面的工作,我们得为居民们负责。 ”10时48分,社区接到电话,居民投诉后面巷道有些脏,社区立即派出3名同志一起去打扫干净。
11时30分,这是很多机关工作者下班吃饭的时间,可是高德凤还得去一户人家调解家庭矛盾,因为那两口子正好下班在家。用高德凤的话讲,社区工作,特别是调解工作,大部分都不能在上班时间解决,往往在中午休息、晚上下班时开展更有成效。
“只要我们真心对人,以耐心态度去和居民沟通交流,居民们就会认同我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就像小区部分‘毁绿种菜’的现象,我们上门去做工作,很多居民不仅被说通了,还帮助我们一起劝说其他居民。他们这种行动上的支持,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回报。”说到这,高德凤笑得很灿烂。
目前,宋坝桥社区承担着信访稳定、社区党建、社区服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40多项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每人都身兼多职,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减震器”。虽然这份工作薪水不高、工作很累,但是宋坝桥社区工作者们却感到“忙,并快乐着”,她们以自己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而自豪。 (杨苗苗 张馨文)